首页 > 规章制度 > 学校 > 正文

学校

华中农业大学新时代耕读教育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2-04-18编辑:吕叙杰浏览次数:

校发〔2021〕142号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深入实施新时代耕读教育,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课程教学和耕读实践为关键,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耕读教育优良传统,紧密结合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科人才培养,探索新时代耕读教育新内涵、新模式,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全面增强学生强农兴农和为中华民族复兴而读书的责任感、使命感,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林人才。

二、总体目标

赓续耕读精神,践行“宏农学 扬国光”的价值追求,引导学生知农爱农,自觉弘扬耕读文化,厚植 “三农”情怀,树立“与祖国同行 为人民奉献”的信念,扎根中国大地成长成才、干事创业;践行“勤读力耕 立己达人”的校训精神,培养学生躬耕笃行、务实担当的作风品格;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农业农村实际问题的本领,提升学生实践创新和服务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能力。

三、基本原则

坚持教育与“三农”融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扎根“三农”开展耕读教育,走进山水林田湖草,以田间地头为课堂和实践主阵地。

坚持理论与实践融合。遵循“知”“行”成才规律,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设计搭建耕读结合、理实一体的教育场景,创造师生与群众同学共进环境。

坚持传统与现代融合。既传承耕读传统,又紧跟现代农业科技与产业前沿,耕读育人体现传统性、时代性和前沿性。

坚持校内与校外融合。建立校内外协同育人机制,依托校内外资源,深度挖掘提炼耕读教育元素,与校外合作单位共建耕读教育平台、联合开发综合性耕读教育项目。

四、任务举措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精神,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三农”情怀和价值引领,依托专业教育,将耕读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中落实耕读教育理念,体现耕读教育精神。

(一)完善耕读教育课程

立足培养知农爱农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围绕全球农业热点与生态文明、乡村文化与治理、农耕与生活艺术、农业文明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开设耕读中国、农耕文化、经典诵读等多元化的耕读教育课程,建立涉农专业全覆盖、具有校本特色的耕读教育课程体系。组织编写耕读教育系列教材、教学案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在线课程资源建设。

(二)强化耕读教育实践

聚焦农业生产环节,以田间地头和养殖场舍为课堂,让学生深度参与体验农业生产,全面理解农耕文化、培养爱农情感和耕读精神。将耕读教育与农业生产、产业实践、乡村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有机结合,有计划地组织师生共同深入农村、林区和农业产业链各环节开展生产实践、科技服务、科学研究及调研考察。

开展“耕读路上”社会实践。以学生为主体,将耕读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机融合,每年立项支持学生深入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一线开展 “耕读路上”社会实践,开展“耕读故事”评选活动。发挥志愿服务价值引领和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独特作用,帮助发展乡村产业,美化乡村环境,促进公共服务,提升乡风文明。深入实施“百生进百村行动”,聚焦“三农”发展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重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开展“大国三农”调研。

开展“耕读同行”产业实践。组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带领学生深入农业农村生产一线开展科技咨询、产业服务、生产指导,依托产业项目组织师生深入田间地头和生产一线开展教学科研实践,解决产业问题。

开展“耕读中国”科研实践。聚焦服务乡村振兴和湖北省区域发展设置“耕读中国”科研专项。本科生依托SRF等项目和毕业论文(设计)研究设立专项,围绕乡村治理、农业科技等开展创新创业训练。研究生设立项目制专项人才培养计划,组织研究生深入农业产业链各环节开展不少于6个月的耕读专业实践,强化校企校地合作联合指导研究生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培养强农兴农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三)拓展耕读教育基地

全方位、多渠道拓展实践教学场所,构建校内与校外联动互补、多层次、多类型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充分用好校内实验教学中心和实践教学基地,统筹规划,通过改造提升建成支撑高质量开展耕读教育的教学基地。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联合合作办学主体共建耕读教育教学基地。整合校外资源,完善产学研、农科教协同育人机制,推进校地、校企、校所育人要素与资源共享,依托大型农场、现代农业企业、农业文化遗产地、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社会资源,建设一批校外耕读教育实践基地。组织遴选一批耕读教育示范基地。

(四)建强耕读教育师资

建设一支业务素质高、专兼职结合、相对稳定的耕读教育教师队伍。立足课程建设培养一批专业教师,增强教师对耕读教育的价值认同,激发教学热情,深入开展课程教育教学研究。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开展耕读教育专项培训,提高教师耕读育人专业化水平。加大“双师型”教师建设和行业企业导师选聘力度,聘请政府部门农艺专家、农业企业家、行业企业技术骨干、乡村工匠和种养能手等担任校外兼职教师,承担课程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开展耕读教育实践活动;选派一批教师到农业部门、行业企业和农村基层挂职锻炼;联合地方政府和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基地,持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指导学生开展耕读实践的育人能力。

(五)传承创新耕读文化

传承“手脑并用、知行合一”“一手拿书本、一手拿锄头”“育人为本、崇尚学术”“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等耕读精神。新生入学教育邀请学者和师生、校友中的优秀典型人物以自身经历为原型讲好“校训故事”“校史故事”,传承耕读文化。举办耕读文化活动,以“博读经典”等形式邀请学者名师进行主题交流,通过开办耕读文化艺术展、图书展、摄影展和组织耕读读书会、朗诵会等形式,鼓励和引导师生创作集历史、思想和艺术于一体的耕读文化作品。围绕“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耕读教育活动。开办“耕读书院”暑期夏令营,组建经典读书班,聚焦新时代耕读文化开展研学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经典交流。抓好“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研究生支教团,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基层一线激扬青春、报国奉献。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耕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与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合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耕读教育办公室),挂靠本科生院,负责全校耕读教育规划设计与组织管理,统筹校内外耕读教育资源,组织相关培训、交流研讨活动。各学院和相关单位根据本方案制定具体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和分工,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做好过程管理和总结评价。学校及时开展耕读教育质量监测,强化指导、督导和反馈。

(二)健全经费和安全保障机制

多渠道筹集资金,设立耕读教育专项建设经费,加快耕读教育所需的场所基地标准化和实验室环境条件建设,建立耕读教育工具设备和耗材使用的补充机制。保障耕读教育日常运行经费投入。强化耕读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师生安全与风险教育,建立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安全保障体系,科学充分评估耕读教育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消除潜在风险与隐患。

规章制度

Rules and regulations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

邮编:430070 CopyRight ©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院版权所有

电话:027-87282009,传真:027-87280707

鄂ICP备1301341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08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