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现将《本科生院、校团委加强和改进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学院实际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本科生院 校团委
2019年11月11日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重要回信精神,大力提升学校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和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和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科生院、校团委加强和改进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办法》。
一、目标原则
1.总体目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聚焦落实“三全育人”,建立服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力和全球胜任力,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基本原则。强化基础、突出重点,建立规范、落实责任,点面结合、注重实效。
二、基本任务
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切实构建高水平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1.统筹推进课程育人。教育引导学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协同学校有关单位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大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全面落实“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开好形势政策课,建立形势政策教育师资库,健全集体备课制度,定期组织形势政策报告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立项,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责任单位:本科生院质量与评估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处
2.着力加强科研育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学术道德和创新能力。协同学校有关部门推动教师及时把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激励学生探索学术前沿。抓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本科生科技创新专项等项目立项培育工作,引导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组、早进科研团队,积极参与科研创新训练。推进本科生导师制,加大学术名家、优秀科研团队先进事迹和优秀成果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将本科生引入学术殿堂。
责任单位:本科生院实践教学管理处、质量与评估处,校团委
3.扎实推动实践育人。加强国情、党情、社情、民情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创新能力,培育家国情怀。研制《华中农业大学关于加强新时代劳育工作的实施细则》,通过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深入推进大学生实习实训工作落实,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竞赛和孵化”一体化支持体系,提升学生实践创新力。充分发挥“本禹志愿服务队”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志愿服务规范化、项目化、专业化发展。创新组织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推进社会实践课程化、规范化。
责任单位: 本科生院实践教学管理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处,校团委
4.深入推进文化育人。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滋养心灵、涵育品行、引领风尚。研制《华中农业大学关于加强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实施细则》,提升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顶层设计与管理指导,将“品”字贯穿各项活动,增加高质量校园文化活动供给,形成学生自主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参与格局。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办好“狮子山讲坛”“狮子山艺术讲坛”和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全面提升校园文化活动质量。
责任单位:校团委,本科生院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处
5.创新推动网络育人。加强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养成文明用网生活方式,培育健康网络人格。完善网络教育机制,推动校院媒体融合,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矩阵,提高网络育人整体合力。丰富网络教育内容,开展“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网络文明进校园”“微党课”等网络文化建设活动,生产富有时代感、具有感染力的新媒体产品,评选优秀网络文化成果。提升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培育“祝鑫工作室”等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育人实效。
责任单位:本科生院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处,校团委
6.大力促进心理育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开好《大学生心理发展与指导》通识必修课,完善网络化心理筛查和测评系统,创建个体咨询预约网络平台。加强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骨干心理知识培训,抓实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建立转介诊疗机制,提升工作研判力、发现力、处置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争取2020年建成省级达标中心,五年内建成省级示范中心。
责任单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7.切实强化管理育人。用良好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行为影响和培养学生,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能力。推动建立学分制收费管理制度;放宽学生转专业条件限制,提高学生自主选专业、选老师、选课程的自由度;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围绕一流本科教育,构建优良学风建设管理和保障体系。严格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加强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教育。
责任单位:本科生院教学运行处、学生事务中心、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处
8.不断深化服务育人。把握学生成长发展需要,提供靶向服务,增强供给能力,在关心人、帮助人、服务人中教育人、引导人。协同学校有关部门建设好学生事务大厅,实现学生事务一站式办理。整合各类信息平台,逐步推进所有事务线上办理,优化信息服务,让信息多跑路,让学生少跑路。落实学生常任代表大会制度,用好“共同空间”“狮山有约”等平台,畅通师生交流渠道,及时回应和解决学生需求。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开拓就业市场,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和水平。做好少数民族学生、征兵入伍学生、港澳台和留学生等群体学生的个性化服务。
责任单位:本科生院综合事务办公室、学生事务中心、招生就业处、教学运行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处,校团委
9.全面推进资助育人。推进“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加强顶层设计,建立资助管理规范,构建资助对象、资助标准、资金分配、资金发放协调联动的精准资助工作体系。细化、优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探索量化认定模型,健全四级资助认定工作机制,采用家访、大数据分析和谈心谈话等方式,合理确定认定标准,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实施动态管理。坚持资助育人导向,实施“金种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提升计划,深入开展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
责任单位:本科生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10.积极优化组织育人。强化学校各类组织的育人职责,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项工作和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培育建设一批先进学生党支部,培养选树一批优秀学生党员。发挥各类群团组织的育人纽带功能,推动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创新组织动员、引领教育的载体与形式,更好地代表学生、团结学生、服务学生,支持各类学生社团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班级、宿舍在学生成长中的凝聚、引导、服务作用,培育建设一批文明社团、文明班级、文明宿舍。
责任单位:本科生院综合事务办公室、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处,校团委
三、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各责任单位要将加强和改进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融入各项工作中积极推进。
2.强化落实。各责任单位要主动分解工作任务,细化具体工作举措,明确“时间表”、画好“路线图”,责任到人,抓好落实。
3.突出实效。各责任单位在工作中要主动推进、及时总结,突出工作实效,切实提高学校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